新闻资讯

News and Insights

新形势下如何正确看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的指标意义

时间:2022-05-05作者:

分享到:

点击打印文章

一、美丽的授权率数据

近期,多位业内人士问及国内专利代理机构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简称为“授权率”)及其意义,尤其提到某些专利代理机构2021年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超过了90%,最高甚至可达到接近95%。言外之意,似乎授权率代表了一个代理机构的服务水平以及专业能力,成为评价一个代理机构的重要“量化指标”。

坦白说,在此之前,笔者并没有特别关注过国内专利代理机构的这一指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国内成熟的代理机构通常都有内设的质量控制方案和流程,无论是出于业内口碑的维护、客户市场的开拓和稳固(毕竟申请人是会用脚投票的),还是出于职业的道德操守,在一般情况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是有一定保障的。二则,一件发明专利申请最终是否被授权或者被驳回或撤回,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例如,某专利申请所涉及的技术可能难以推广应用或出现了新的替代技术或出于申请人自身的其他考虑,最终被主动或被动放弃(撤回)了;或者,申请人希望尽可能争取更大的保护范围,在反复争辩之余,申请被驳回了;或者,申请人出于种种原因希望尽快获得一项权利,在叠加多项必要或不必要的技术特征之后,申请被授权了。因此,单纯以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这一指标来评价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难免有失偏颇。

尽管如此,超过90%(乃至接近95%)的年度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仍然使笔者大为惊讶。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8-2020年全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平均授权率(年度专利授权公告量除以专利结案量)分别为53.5%,44.3%和47.3%;其中,2019年相比于2018年授权率显著下降体现的是,国知局加强“三性”审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政策导向。近两年,国知局继续坚持“提质增效”的方针和政策,因此,尽管2021年全国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尚未有官方发布的权威数据,但笔者预计,应当与2019和2020年的数据相差不大。在此情况下,超过90%的年度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在让笔者惊讶之余,更让笔者感到了困惑。为此,笔者简单做了一些调研,以期掀开高授权率光鲜数据的面纱,看清事情的本质。

二、授权率计算方式及其优缺点

关于年度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通常有以下两种计算方式。

计算方式1

第一种计算方式是按照专利申请提交的年度进行分析统计。简言之,按照专利申请的申请日采集、统计某自然年度提交的所有发明专利申请的结案情况,而后采用如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授权率 = 授权的案件数量 / 结案的案件数量 * 100%

其中,结案的案件数量定义为,授权的案件数量+驳回的案件数量+撤回的案件数量;授权的案件包括授权且有效的专利,以及,曾授权但当前已失效、部分无效、全部无效或放弃的专利。

该计算方式实质统计的是,某一年度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结果(授权情况),而不考虑这些专利申请的具体审结年度。某些专利数据库(例如INCOPAT数据库)即提供了此类授权率数据。下面的图1展示了利用该方式计算的某专利代理机构2014-2021年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

图1(数据来自INCOPAT数据库)

然而,上述计算方式存在着很明显的弊端。发明专利申请在授权之前必须经历实质审查,在这个过程中,审查员可能发出一次或者多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最后再作出审查决定(授权或者驳回)。因此,通常来说,授权案件的结案进度会快于驳回案件的结案进度。这一点在申请年度越接近统计年度的情况下体现得越明显。以图1中的数据为例,该代理机构2014-2019年的授权率基本维持稳定,而2020-2021年的授权率则出现了明显跃升,这并不是因为该代理机构的服务水平出现了跃升,而是因为2020-2021年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案件大多数还处于审查阶段,已经结案的案件基本上都是结案进度较快的授权案件,而仅有少数驳回或者撤回的案件。因此,利用该计算方式获得的授权率数据,在申请年度越接近统计年度的情况下就越失真。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审查周期这个维度纳入考量。根据我国现行的专利审查制度,在没有采取加快审查程序的情况下,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优先权日)起18个月公开,36个月内必须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同时,根据国知局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平均审查周期数据(19-22个月),以当前为起点倒推4-5年或更长时间的授权率数据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例如,以2022年为起点计,2017年或者更早提交的专利申请大多数已经结案,此时对应的授权率数据就比较接近真实的情况。

尽管如此,利用这种计算方式获得的授权率数据仍然会高于真实的情况,因为从统计的角度来说,审查周期越长的案件,通常申请人与审查员的分歧就越大,授权的难度就越高,授权的概率就越低。此外,往前推算4-5年的处理方式也会导致数据的时效性差。因此,这种计算方式较少被采用。

计算方式2

第二种计算方式是按照专利申请审结的年度进行分析统计。简言之,按照专利申请审结的日期采集、统计某自然年度审结的所有发明专利申请的结案情况,而后采用如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授权率 = 授权的案件数量 / 结案的案件数量 * 100%

其中,结案的案件数量定义为,授权的案件数量+驳回的案件数量+撤回的案件数量;授权的案件包括授权且有效的专利,以及,曾授权但当前已失效、部分无效、全部无效或放弃的专利。

该计算方式实质统计的是,某一年度审结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结果(授权情况),而不考虑这些专利申请的具体提交年度。目前,国知局发布的全国发明专利申请平均授权率即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计算,全国专利代理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pppas.net/)和某些专利数据库(例如HIMMPAT数据库)也提供了此类授权率数据。下面的图2展示了利用该方式计算的某专利代理机构2017-2020年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

图2(数据来自全国专利代理公共服务平台;2021年的数据尚未更新)

这种计算方式的优势在于,数据的时效性较高,受审查周期的影响较小等,因此,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然而也注意到,这种计算方式在一些极端情形下也存在着失真的问题。近几年,在“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国知局设置和完善了快速预审程序和优先审查程序,进一步压缩了审查周期。这使得发明专利申请在提交后一年内即被授权变成了可能。在采用快速预审程序的情况下,审查周期可以压缩到3-6个月。相应地,利用第二种方式计算的授权率数据也可能受到超短审查周期的潜在影响。举例来说,假设有一家2019年成立的代理机构,在2019-2020年代理了数千件发明专利申请,并且其中有100件申请因采用了快速审查程序或者优先审查程序而在2020年结案,而其他案件仍然正常在审,那么它在2020年的授权率就可以达到90%或者更高。然而,这样的授权率数据并不能够反映真实的授权情况,没有参考价值。

三、改进授权率的评估方式

为解决计算方式2的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两种解决方案:一是连续观察多年的授权率数据,二是结合当年度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当年度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进行分析。

对于第一种解决方案,如上文详细分析的,从大数据上来看,发明专利申请自提交后5年内一般可以结案。因此,观察5年的授权率数据(而不是观察某一年度的授权率数据)可以有效降低或者消除超短审查周期带来的潜在影响。而多年稳定的授权率数据也足以说明专利代理机构稳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对于第二种解决方案,如果当年度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当年度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出现了极为显著的差异(例如,数量级的差异),那么,这个授权率数据很可能是有问题的,受到了超短审查周期的潜在影响。此处要说明的是,采用当年度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原因有二:一是发明专利申请在进行实质审查之前必须先进行公布;二是发明专利申请最迟在提交申请后18个月公开,无法获得已提交但没有公开的申请数据。此外,由于全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年度平均授权率低于50%,再考虑可能存在的代理案件数量增长的情况,当年度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未超过当年度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50%,仍属于正常情形的范畴。

当然,还可以采取更为简单、粗暴的评估方式,直接考虑年度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和年度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案件数量。之前已有业内同行发布了国内专利代理机构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0和2021年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TOP100。直接合并对比这两个榜单会发现很有趣的信息:仅有40家代理机构名列双榜,而另有120家代理机构则是单榜上榜。换言之,可以简单、粗暴地将这些代理机构分为三类:(1)授权量很大且授权率很高的专利代理机构;(2)授权量很大但授权率差一些的专利代理机构;以及(3)授权量不大但授权率很高的专利代理机构。从统计上来说,第一类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的稳定性是比较有保障的。因此,如果不想花费大量精力去对代理机构进行精挑细选或者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感觉无从下手,那么,从授权量很大且授权率很高的第一类专利代理机构中去挑选,总归是没错的。

四、结语

最后,作为从业多年的代理师,还是想说一句:授权情况(包括授权率和授权数量)仅仅是统计的一个指标,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但绝不是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全部。仅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专利申请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授权上,更体现在专利的保护范围(即,专利是否覆盖了足够的保护范围以使得竞争对手难以规避)、专利的稳定性(即,专利是否能够经受无效的挑战和考验)、专利的可维权性(即,是否容易发现和判断专利侵权行为,是否容易取证)等多个方面。一言概之,专利授权不等于专利好用。此外,专利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商业战略。对于一项前沿的创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往往涉及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上百、乃至上千个专利家族,而每个专利家族又往往涉及全球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上百个国家或地区的同族专利。如何管理这些数目庞大而又密切相关的专利家族和同族专利,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团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