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22日,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大会闭幕后不久,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正式发布《2024年AIPPI杭州决议》(以下简称《杭州决议》),标志着杭州大会的最重要会议成果落地,为杭州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24年AIPPI杭州决议》反映了当前普遍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分别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权利行使四个领域的专题。为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杭州决议》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杭州市贸促会特别邀请到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所长、AIPPI中国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杭州商会知识产权专委会特邀专家龙传红先生,从《杭州决议》涵盖的四个领域专题研究入手进行解读。
专利
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一些国家要求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披露可能与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等有关的现有技术。这种义务增加了专利申请人的工作和成本,但同时可以提高专利申请的审查效率。“披露要求和不合规后果的协调统一”专题研究的是,是否应该对专利申请人施加披露要求以及应该执行到何种程度。杭州决议就此形成的总体意见是,不应要求申请人或相关人员检索现有技术或者向专利局披露任何现有技术。这与我国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实践一致。该决议也考虑到例如美国对于现有技术较高的披露要求而做出了例外规定,但同时对例外规定的适用进行了限制。
商标
在商标领域判断两个商标是否近似或混淆时,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商标均包含了非显著性要素,即普通的、不具有识别性的商标特征,应该如何评估这些非显著性要素的作用,这就是“包含非显著性要素的组合商标的冲突”专题研究的问题。杭州决议认为,作为一般规则,在评估近似性和混淆可能性时,应考虑商标的整体印象,遵循个案审查原则,不应完全忽略商标中的非显著性要素,尽管该非显著性要素在评估中的权重通常较低。
版权
著作权领域的研究专题涉及戏仿,指的是“讽刺性或批评性模仿”。例如,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在重新剪辑电影《无极》《中国法治报道》等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被认为是对电影《无极》的戏仿。AIPPI决议认为,戏仿是言论自由的一种形式,在著作权侵权主张中,戏仿作为一种例外、抗辩、或限制,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作品。但是,戏仿中必须包括对原作品、原作品的作者等的幽默、嘲讽或评判元素等,以与侵权行为相区别。
权利行使
“不正当知识产权侵权指控”专题研究的是超出知识产权持有人合法行使权利界限的侵权指控。例如在我国最近的一个案例中,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认定,专利权人通过犯意诱导型的陷阱取证方式所获证据不能单独证明侵权成立,专利权人明知自己的诉讼请求明显缺乏事实基础,仍然依据相关证据提起高额侵权诉讼,构成恶意诉讼。AIPPI决议指出,确定知识产权侵权指控正当与否应以事实为依据,结合客观和主观标准进行评估。但是,知识产权侵权指控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无论该错误是由于权利无效还是不侵权,都不能必然证明该指控系不正当,从而为权利人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对知识产权领域中这些非常专业、细致的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不仅有助于促进各国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调,还可以抑制不合理的知识产权权利扩张甚至滥用,确保公众或者相关市场主体具有充分的创新、创作空间。不论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对知识产权权利行使进行适当限制,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创新、创作,让知识产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祉的正向驱动力。
AIPPI 自1897年成立以来,已通过 700 多项决议和报告。AIPPI的决议会被提交给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发展。AIPPI的决议经常被各国学者、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等援引,成为重要的法律渊源。
(来源:杭州市贸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