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and Insights

揭秘:诺贝尔奖技术发明专利无效案件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8-03-06作者:

分享到:

点击打印文章

胚胎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生命科学的热点,也不断引发公众对于伦理问题的高度关注。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了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京都大学山中伸弥教授和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教授。山中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使用核重新编程因子,将人和动物的体细胞成功转变成为具有分化为各种组织的能力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一胚胎干细胞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了不同组织间的细胞转分化。获得的iPS细胞不仅具有胚胎干细胞在疾病治疗用途上所没有的性能优势,还可以用于筛选治疗相关疾病的药物。尤其重要的是,这项全新的iPS细胞技术成功解决了胚胎干细胞领域旷日持久的伦理道德之争,摆脱了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困境。

基于上述获奖技术完成的发明以日本专利申请(JP2005359537)为优先权,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先后在日本、美国、欧洲、中国、澳大利亚、巴西、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提交了61件专利申请。其中,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以下简称“贸促会专商所”)代理,并于2014年2月12日获得授权(专利号ZL200680048227.7,发明名称“核重新编程因子“)。

平地起惊雷,这件基于诺贝尔奖获奖技术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4年10月29日突然遭到无效宣告请求的挑战。在胚胎干细胞领域有重大影响的突破性技术在中国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护,如何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澄清相关发明是否存在缺陷,这项艰巨的任务顺理成章的再次落在了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代理人团队的肩上。

众所周知,自专利法实施三十多年来,贸促会专商所代表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海内外委托人成功办理过大量专利无效和诉讼案件,但是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发明人合作还是第一次。这个案件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贸促会专商所在生命科学领域专利代理业务水平的声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关系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事关重大,贸促会专商所迅速组建了以罗菊华和李英博士为首的无效案件代理团队,全部成员均为从业十年以上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利代理人,在最短时间里收集了大量证据,有力证明了涉案专利技术中所用生物材料的来源为商购,符合专利法第5条的相关规定,不能因为发明具有某种潜在应用的可能性而片面认定其违反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

在无效案件的口头审理环节,贸促会专商所代理人团队代表委托人进一步补交了新的公知常识性证据,进一步排除了涉案发明中的相关技术违反伦理道德的可能性。

2015年5月19日,专利复审委员会在口头审理基础上作出第26398号无效决定,认定涉案专利符合专利法第5条和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在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维持专利权有效,贸促会专商所代表的专利权人取得了无效案件的完胜!

2016年4月,该无效宣告案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2015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之首,对生物技术领域有关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权利要求能否得到说明书支持的判断标准具有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

这件专利无效案件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作为主办案件的专利代理人之一,李英博士在回忆起整个无效案件代理过程时每一个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是否得到说明书支持以及涉案专利中使用的生物材料是否违反伦理道德是本案的关键问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的罗菊华作为资深的生物领域代理人,和团队一起,投入大量时间收集和反复研究证据材料,确保了证据链的逻辑完整性,构筑了最终得到专利复审委员会认可的基本事实,奠定了本案获胜的基础。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李英博士不仅拥有丰富的专利无效和专利诉讼经验,还精通日语,在确保无效案件代理过程中与客户良好沟通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来自京都大学的委托人惊讶于贸促会专商所办案团队对这项基于诺贝尔奖技术的发明的理解程度,全部由具有生命科学技术背景的资深专利代理人组成的团队也给委托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委托人对事务所委派精通日语的李英博士参与办案也表示衷心感谢。

唯一让美女博士感到遗憾的是,为确保无效宣告请求程序中的口头审理顺利进行,避免泄露委托人的口头审理策略,遵照专利代理职业道德,贸促会专商所办案团队不得不婉拒了委托人希望全程拍摄贸促会专商所团队案件准备过程和口头审理过程以制成电视节目的要求。